80年代初,開始研究光化學應用于環境保護,其中光化學降解治理污染尤受重視,包括無催化劑和有催化劑的光化學降解。前者多采用臭氧和等作為氧化劑,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使污染物氧化分解;后者又稱光催化降解,一般可分為均相、多相兩種類型。均相光催化降解主要以Fe2+或Fe3+及H2O2為介質,通過光助-芬頓(photo-Fenton)反應使污染物得到降解,此類反應能直接利用可見光;多相光催化降解就是在污染體系中投加一定量的光敏半導體材料,同時結合一定能量的光輻射,使光敏半導體在光的照射下激發產生電子空穴對,吸附在半導體上的溶解氧、水分子等與電子空穴作用,產生?OH等氧化性極強的自由基,再通過與污染物之間的羥基加合、取代、電子轉移等使污染物全部或接近全部礦質化,終生成CO2、H2O及其它離子如NO3-、PO43-、S042-、Cl-等。
啟動泡沫
1.曝氣池啟動初期,曝氣池中的污泥對污水的水質并不適應,對生長環境的不適應,容易形成泡沫。隨著污泥對水質的適應,泡沫會減少。
2.曝氣池啟動初期,污泥相對較少,污泥負荷較高,容易產生泡沫。污泥量增加后,泡沫會逐漸消失。
3.活性污泥工藝運行啟動初期,由于污水中含有一些表面活性物質,易引起表面泡沫。但隨著活性污泥的成熟,這些表面活性物質經生物降解,泡沫現象會逐漸消失。
厭氧微生物分解營養物不,釋放的能量少,代謝速度慢,將營養物用于分解的比例大,用于合成的比例小,細胞增殖慢。好氧微生物分解營養物,終產物(CO2、H2O 、NO3- 、PO43-等)穩定,含有的能量少,所以好氧微生物代謝中釋放的能量多,代謝速度快,將營養物用于分解的比例小,用于合成的比例大,細胞增殖快。
微生物代謝消耗的營養物一部分分解成簡單的物質排入環境,另一部分合成為細胞物質。不同的微生物代謝速度不同,營養物用于分解和合成的比例也不相同。